徐岫娟:留住古村落中的“人气”

2012-08-21
                


   编者按:徐岫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中心主任。2012年6月5日,“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yl8cc永利官网举办,围绕古村落保护相关议题记者采访了徐岫娟女士。

   记者:很多村落一旦被确定为名村以后,有些村子就会面临被商业化的情况,你认为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徐岫娟:历史名村的商业化模式虽然符合当今的发展趋势,但是村落的某些文化内涵会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被破坏。名村管理者应该在商业化运作的同时,重视对村落文化内涵的挖掘,找准村落自身的特点,形成保护的自觉。这样村落才能够完完整整的保存下去,其文化特质也不会消失。因此,文化工作者和政府需要联合起来呼吁全社会从更深层面挖掘村落的文化价值。
   记者:在我们田野调研时发现这种现象,在传统味道很浓厚的厅堂的八仙桌上摆放着现代化的苹果电脑,有学者得出此结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并行不悖,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徐岫娟:我认同这个观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没有矛盾。任何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对新的东西有着美好的憧憬。古村落、古祠堂、古寺庙等作为一种载体,在孕育文化的过程中传承延续着文化,从民俗学、人类学角度讲,它们与现代文化有着共生共存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在不断地注入到古村落中,村落文化也在不断地生长,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生活其中的村民使用苹果电脑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规律,所以要遵循规律,顺其自然的发展。
   记者:曾经有建筑学家就古村落的保护提出“博物馆式保护”和“保护旧城、另辟新区”的保护模式,你对这两种保护模式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否觉得合理?有哪些更加合理的保护模式?
   徐岫娟: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从建筑学角度看,商业化进程在破坏村庄原有的建筑风格,因此古村落的建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从人类学角度讲,还应该合理发挥“人”的作用,在村庄中形成一种活态的文化,留住古村落的“人气”。任何生长的万物皆有灵性,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包括建筑都蕴含着当时的文化,是文化的符号。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向全社会传播古村落保护的意义,政府部门也应该对古村落的保护提供资助,用于村落的维修以及历史的记录,尽量留下一种活态的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古村落消失的速度非常快,很多村落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小时后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那些传统民居建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这些都被拆除了,非常可惜。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我提倡有人继续生活在受保护的古村落里,以一种责任心把房子保护好,传给下一代。从现在开始,地方政府以及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做起来并做好,不能让传统文化泯灭在商业化的大潮中。
    中国民协近年来所做的很多古村落保护工作,就是希望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选在yl8cc永利官网这样一所大学举办,启发大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古村落的价值,将来为古村落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智慧。

                                              采访:张汝君

 

 

下一条:罗德胤:探索古村落保护的合理方式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