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一百期感恩岁月 期盼青年报精彩未来
一百期栉风沐雨,母校团委宣传部历届干事勇于探索,勤恳耕耘;一百期春华秋实,《山工艺青年报》继往开来,正慢慢走向成熟。
还记得,当我以北校区记者团团长的身份被吸纳进《山工艺青年报》编辑部这个大家庭时,心中的兴奋和自豪;更记得,当让我担任团委宣传干事长兼青年报副主编时的激动和欣喜。忘不了,团委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和勉励,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忘不了,我们因粗心而疏漏工作或犯下不该犯的错误时,领导老师们的严厉批评与教诲。正是这些,锻炼我们严谨细心的工作作风和务实上进的行为习惯,教给了我们课堂上学不到的工作技能和处事方式,使我们的综合能力慢慢增强。忘不了,干事们的认真与执着。审稿、排版、校对、复印、分发,数不清的琐屑与反复,数不清的兴奋和沮丧,大家从不马虎,永不放弃;从不埋怨,永不厌烦;从不骄傲,永不满足。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使我受益终生的东西,因为这些,使我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如虎添翼,比同届大学生适应的更快,成长的更强。如今,我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从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一名普通教师提升为综合部主任,继而又升为校长助理。我明白,这个结果与当年的培养和锻炼密不可分。也希望编辑部的每一个师弟和师妹都要好好珍惜与青年报的缘分。
一百期的积淀,带来的是丰富的经验,延伸的是新的起点和机遇。未来的路上,有坦途,更有荆棘,锐意创新、精益求精方可脱颖而出,衷心祝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工艺青年报》能在不断创新中青春永驻,越办越精彩。祝青年报的明天更美好,祝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04人文艺术学院/张兰宝)
爱之传递 回首百期耕耘
爱是一个圆,爱不是立竿见影的回报,是一个传递过程,甲传给乙,乙传给丙,丙传给丁,只要你是甲乙丙丁的一份子,那你就是爱的传递者。《山工艺青年报》便是这样一个传递者,凝聚着为之收集信息的师生心血、学生的心愿、老师的教诲,跃然纸上,《青年报》也随着无数心血的耕耘,越来越成熟,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与编辑、学生记者、校稿人的相互碰撞,逐渐形成了一个较能收放自如的媒介平台,能叙事完整、妙趣横生,能综合师生双方观点。在《青年报》100期生日时,希望能有更多人认真阅读,并提出合适建议,让我们的报纸体现文字的严谨及设计的魅力。
(07现代手工艺术学院/杨娜娜)
我的心从未离开过
很多人觉得大学生活很空闲甚至空虚,可我的大学生活很充实、很忙碌。从大一上学期(07年12月)到大三下学期(10年4月)一直在团委宣传组工作并负责《山工艺青年报》四版的编辑。虽然每天过得有些匆忙,但心里总是很幸福、很感动,因为这里有一群共同奋斗的战友和家人,大家一起为同一件事、同一个目标并肩努力,亦师亦友亦同事。
我喜欢文字类的工作,《山工艺青年报》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我热爱这个岗位,更深爱着《青年报》。每看到一期新的报纸出版,无论是否为我所编,我都欣喜不已,拿过来认真的看着每一个版面每一段文字,有时还忍不住再次校稿。现在《青年报》已出版到100期了,虽然我没有亲自参与这纪念性、里程碑的一期,也没来得及看到她的模样,但我的心依然激动,因为我曾经参与过,曾经是这个团队的一员,对《山工艺青年报》充满着深深的期待与祝福。现在工作了,更加怀念在学校团委办公室与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共事的日子,也许我不能经常回到那里,但我的心从未离开过。
(07人文艺术学院/王慧)
款款深情送祝福
——写在《山工艺青年报》创刊一百期之际
在《山工艺青年报》创刊一百期之际,热烈祝贺《青年报》在学校和团委领导、老师的热切关怀和宣传组干事们不断探索创新,辛勤付出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一百期的悠悠风雨路,期间的困难与欣喜,想想自己也竟为了这报纸的成长与发展尽过小小的绵薄之力,怀念与感恩油然而生,重拾往昔在团委日日奔忙的点滴时光,以往的辛苦与抱怨化作今日的自信与从容,感谢《青年报》宽大的情怀深情接受我大一青涩、大二的无知,培养我慢慢走向成熟与稳重。
与身边同学相比,无疑我是幸运的,在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之时让我遇到了记者团,进而进入团委宣传组,犹记得第一次写稿子时的兴奋与紧张,更忘不了作为记者团团长为新一届记者团成员开会时的忐忑,正是这一次次的积累让我胜任了宣传组负责人和《青年报》副主编,在老师的关怀和同事之间的共勉中,我与《青年报》共成长。感谢过去,无论炎炎夏日抑或冬雪纷飞,每天中午、晚上在教室、餐厅和团委办公室三点一线式从未止歇过的路线和脚步中,让我无意间走出了自己清晰的未来;感谢过去,每一次因失误造成的悔恨在老师如沐春风般的教导下,让自己一次次经历洗礼,洗尽铅华与负担后又重新上路,让我走出团委后遭遇挫折时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感谢过去,每次出报纸前的各种采访、备稿,出报纸前夜的无数次审稿,出报纸当天的早起准备、排版、校对,让我要真正开始自己的人生时,就像做报纸一样,一遍遍的审视与自省,强迫自己每一次都要完美交稿。在团委经历了无数次的人生演练后,如今,我已轻装上路,携着《青年报》给的恩赐前行了!
相信经历了一百期积淀《山工艺青年报》将恩厚更多像我一样平凡的大学生,同时,即一百期之后,《青年报》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扬帆远航,开始新的征程,引领yl8cc永利官网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探索,实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开拓创新。衷心祝愿《山工艺青年报》越办越红火,祝愿yl8cc永利官网的明天更加辉煌!
(08人文艺术学院/许云云)
百尺竿头探望成长路 万种情思触及感恩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山工艺青年报》已达百期,自2009年11月进入团委宣传组工作,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文字的熏陶,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山工艺青年报》记录着我的成长,感受着她给与我种种温情和激励。每次都是对自身的一种升华,报纸在一次次的更改和校对中完善,我“乐”在其中。三年的编辑生活由忙碌“抓狂”的撰稿、认真严肃的审稿、费尽心思的排版、细心耐心的校对等繁琐复杂的各种程序组成,在其中锻炼的不仅是文字的编辑能力和细心程度,更是把每期报纸当做一次人生来书写。
回顾已展现给读者的百期《山工艺青年报》,既有付出,也有收获。虽洒下一路汗水,但面对沉甸甸的喜悦,无尽的汗水也播撒下了我们的幸福和自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让这一句已被无数次引用过的名言,在《山工艺青年报》百期之际,让我们共勉之!为了让读者更满意,我们日夜兼程,继续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09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边山山)
此生此夜当长好 明月明年再相诵
100是一个对于过去种种的总结,也是对新开始的展望!经过百期《山工艺青年报》的几次采访,我了解到了创刊初期的艰辛,在与学校领导老师们的谈话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师们的人格魅力!感谢校团委能创办这样一份由学生自己创办报纸的机会,同时感谢团委老师对我的照顾与鼓励。在青年报100期到来之际,希望“青年报精神”代代相传!向上吧,少年!
有计划-没行动=零,有落实-没完成=零,有价值-没体现=零,有任务-没沟通=零,有能力-没发挥=零,有创造-没推销=零,有知识-没应用=零,有原则-没坚持=零,而《青年报》告诉我,只要努力就不是零。从09年进入校团委宣传组开始接触文字编辑,转眼已经三年了,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参与了几十期报纸的编辑,在这期间,我读到的不仅是创刊时的点滴,更是一种面对困难昂扬向上的精神!感谢老师,同时感激《青年报》,三年的编辑生活是那样的充实和短暂,有忙碌撰稿是的“抓狂”,而更多的是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体会到大多数学生不曾体会到的编辑生活!
四年的大学生活加紧脚步的向我们逼近,但是不管怎样的急促都追赶不上我对《山工艺青年报》深深地情谊,即使我不在当编辑,即使等到毕业,但是当我们这些曾经的编辑在繁忙的生活中歇脚的时候,回忆起母校,回忆起从事了三年的编辑工作,读着曾经亲手出版的报纸,这情、这景、那人、那事怎不能勾起我对《青年报》深深地回忆呢?
(09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石翠霞)
编辑是一份严肃的工作
近两年的《山工艺青年报》编辑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编辑是一份严肃的工作。”它既要发扬团队精神,各司其职,又要团结协作,才能最终保证文稿的质量。
要成为一个好的编辑,一是有相当的文字专业知识,二是要做到为大家服务,学会负责,二者紧紧相随,缺一不可。文字专业知识是一个基础,编辑工作枯燥琐细,看似简单的,但实非易事,稍一懈怠,稿子也许就会断章取义直接影响工作,只有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保证报纸的质量所以作为编辑首先在细节上要严谨、踏实,粗枝大叶、精力不不专、敷衍塞责,知识再多,经历再丰富也是做不好编辑工作的。编辑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团队,团队的负责人要有团结意识,时常听取大家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才识,发挥大家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团队成员也要有为稿子共同负责的意识,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都要相互照应,补充,拾遗补缺,集中才智,才能保证报纸的准确到位。
有时你会明白,每人的投入越多,获益也就越多,作为编辑,工作和个人的专业在时间和精力上有矛盾,难得两全,倘若顾忌太多,就会三心二意,缺乏热情,稿子质量就难以保证,耽误了专业,对个人而言,可能是一大遗憾,但是你要懂得,光阴不曾虚度,你也是全身心做了一份有意义的事。青年报从2003年走到现在,十载百期,可喜可贺的同时,也许你没看到编辑人员幕后的汗水,他们的付出,只有他们自己懂,也许这份有意义的事的善始善终才是他们心里最大的喜悦。
(10人文艺术学院/柳景龙)
心悦悦不言情 情满满齐向前
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到春意盎然的季节,恰逢伟大祖国建团90华诞,《山工艺青年报》也迎来了创刊100期的新世纪,100期凝聚了过去的不凡成绩,更代表了一个全新起点。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我衷心祝愿《山工艺青年报》步步高升!再创佳绩!编辑部各位老师、同学您们辛苦啦!
对于一个刊物而言,100期正是蓬勃少年。《山工艺青年报》历经了10个年头的春华秋实,不仅成长为优秀报刊,更忠诚记录了yl8cc永利官网发展前进的每一步。褪去了创刊初时的稚嫩,《山工艺青年报》正以成熟甘美的姿态展现在每一位读者的面前。她图文并茂,弘扬美院文化,传播青年精神,反映学生心声;她实事求是,架起了学校、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平台和窗口。
小报纸,大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对外宣传平台,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多刊登贴近实际、贴近同学的好作品。让《山工艺青年报》伴着墨香,走向辉煌,走近每位同学的心中。
(10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李蓓)
话不在多,有情则铭 文不在长,有意则久
光阴似水,岁月无声,《山工艺青年报》已然走过了近10个年头。这其中,得到了学校相关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凝结了编辑部一代又一代编辑的心血与汗水。我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大学生活中亲身投入到一份报纸的出版过程中,成为四版的编辑,我真的很感谢,也很珍惜。在《山工艺青年报》编辑部这个大家庭中,大家都十分珍惜办报纸的机会,从每一次的采稿到定稿,每一个人都怀着一份真诚和热情在为报纸的顺利出版而付出。在这里我真正理解了团结协作的意义,真正去接触了解校园中的最新动态,使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
在《山工艺青年报》百期来临之际,我希望《山工艺青年报》能够一如既往的走下去,真正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办真正属于同学们的报纸,同时也希望广大师生能够继续支持我们,监督我们……
(10人文艺术学院/陈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