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遗弦歌不辍 文化薪火相传”。守遗匠心青年志愿服务团以非遗文化为抓手,借理念之变和场景创新,全面铺开传承非遗展示志愿活动,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深入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非遗文化跨界赋能、广泛传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山东半岛作为茂腔的发源地,曾有诸多茂腔爱好者活跃于此,亦先后出现了大批知名民间艺人和表演艺术家,为茂腔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唤醒非遗文化的沉睡之美,帮助非遗项目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体验非遗、感受非遗、传承非遗,7月26日—8月6日,人文艺术学院守遗匠心青年志愿服务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文化艺术中心,深入当地非遗文化建设,开展文化采访与调研,借助镜头和文字展现非遗茂腔的无限魅力,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贡献青春力量。
西海岸茂腔:一段流传百年的旋律。
茂腔,源于明代中叶的“姑娘腔”“肘鼓子”,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流行于青岛胶南、胶州以及潍坊、高密等地。
其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在多年的演化与发展过程中,茂腔吸收当地民间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七大艺术特征的独立的演唱形式,创作出以《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和《罗衫记》等所谓茂腔代表剧目——“四大京”“八大记”,其质朴率真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2006年,茂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数百年的传承,茂腔已经成为青岛西海岸文化艺术领域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
曲牌:多从梆子、京剧移植使用,正反调式的各类板式基本齐全,并创立了“四不像”、“小生娃娃”等曲牌。
表演行当:茂腔早期没有女演员登场,进入冒(茂)肘鼓阶段,吸收了女演员,后来逐渐发展到文武戏都演,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文武戏兼备。
伴奏乐器:茂腔在本肘鼓时期只有鼓、钹、锣等打击乐伴奏,茂肘鼓时期开始使用柳琴伴奏,后来受京剧、梆子等的影响,采用京胡为主奏乐器,按京剧二簧定弦,并用二胡、月琴配合,陆续增添了唢呐、笛、笙、低胡、扬琴等民族乐器。
随着第十九届青岛西海岸新区群众性原创优秀剧目拉开序幕,非遗茂腔再绽光彩,曲调质朴自然、委婉悠扬,唱出岁月之声。
为充分利用该项重要的文化盛事,7月27—8月5日,守遗匠心青年志愿服务团连续十天奔赴演出现场开展志愿服务,积极配合西海岸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实岗位,旨在弘扬、传承和发展非遗茂腔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茂腔文化。
走到台前,“戏剧让中国看到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中国”。
罢人间烟火,又起时代新声。丰富多彩的地方茂腔文化在社区“百姓大舞台”上展现魅力,观众席中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亦有年轻面孔。但当台前灯光亮起,无论老少,无一不沉浸在戏曲带来的享受之中。
其中,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后受邀坐在观众席的团队成员,身着志愿绿,手持应援棒,这一刻,台上的茂腔艺术家与台下的青年志愿者共同为“非遗文化传承”奏响时代之歌。
▲台上演员精彩表演瞬间
▲青年志愿者和茂腔演员合照留念
回归幕后,“不能丢了祖师爷教的东西”。
茂腔艺术的魅力不止停留在台前,幕后也同样值得一探究竟,团队成员从台前深入到看不到的幕后探寻不为人知的沉淀与力量。
聚焦演员,在化妆候场的空档仍在热身,吊嗓、排演、心中默唱台词,只为上台时的最佳状态,这便是戏曲人精益求精的追求。倾听伴奏,在舞台两侧不起眼的角落,弦乐悠扬,板鼓有力,反复调音与练习,只为正式演出时,给予唱腔最有力的支撑。
▲幕后演员候场彩排点滴
▲戏曲场面反复调音与练习
聚焦本次实践调研,团队志愿者将目光集中在“非遗文化项目——茂腔”上,以青年自身为桥梁,跟随非遗文化的代表传承人去了解“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旨在让非遗不断融入当代生活,使其熠熠生辉。
▲青年志愿者向王本宏教授献花以表敬意
7月26日,匠心青年志愿服务团前往西海岸新区茂腔剧团,有幸采访到山东省省级非遗茂腔传承人——王本宏教授,深入了解了茂腔的起源、创作方式与传承现状。从王老的叙述中,能感受到他的人生轨迹与茂腔的发展休戚相关,饱含着民族文化、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
从旧社会向新社会走来,在辗转中饱尝人间冷暖。作为西海岸戏曲的代表,茂腔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不断打磨、冲蚀。据载,茂腔源于明代中叶的“姑娘腔”“肘鼓子”,后传入境内。民间艺人吸取各地肘鼓子之长,揉进本地民间小调“老拐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丰、同治年间,“本时鼓”又与苏北“海冒子”相结合,形成新唱腔“冒肘鼓”。新中国成立后,“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
茂腔历经几百年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1955年前后,原胶南县共有218个村办业余团常年活跃在广大农村;20世纪60年代初,以王仙梅、陈艳琴、刘桂英等为主要演员的原胶南县茂腔剧团,年演出达三百余场;20世纪80年代后,涌现出王淑娴、丁森聚、殷爱华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创新发展了茂腔的唱腔和音乐,并初步形成了专业性茂腔理论。
2013年,区域规划,剧团定名为“青岛市黄岛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2016年起,统称为“青岛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在这期间,新区文广新局对本地剧种茂腔艺术大力扶持,使茂腔走出本土,走上了全国艺术的层面,且茂腔表演连年斩获数个大奖,迎来了茂腔发展的鼎盛时期。2021年5月24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申报的茂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其都将在时代的演变大背景下不断变化和发展,体现出时代的特性。对于年轻人,戏剧有个问题,节奏性太慢了,青年人都喜欢快节奏的、激动人心的。
因此,茂腔艺术也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吸引更多人的观看。比如,在保留原剧目内容以及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舞美技术,配合剧目情节做出戏剧效果,复排复演了茂腔经典剧目《西京》《张郎休妻》与《罗衫》,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除此之外,我们也在保留茂腔基本形态的同时汲取现代音乐元素,突破传统编剧的限制,扩大茂腔的艺术性。比如,大型茂腔现代戏《支书张玉刚》,不仅剧目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茂腔的内容形式,为茂腔艺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
茂腔的升华靠专业,传承在民间,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茂腔的发展才不会后继无人。我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各收一名专业徒弟,于2017年8月开办了茂腔培训班。
传承人不是荣誉,不能尽享赞誉,要有所担当。我本是素人演员,是党和政府将我培养成了一位茂腔传承人。我热爱茂腔,受益于茂腔,视茂腔为父母,甘当茂腔的传承人,我愿带动众人为传播、推介、研习茂腔做点具体事儿。我认为接下来茂腔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在坚持剧种本质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打造精品剧目,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茂腔,关注传统文化,只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才能真正实现传承。
▲青年志愿者在采访王本宏教授
▲王本宏教授为青年志愿者解答茂腔起源方面的疑惑
此外,在实践调研中,我们有幸采访到其他几位茂腔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讲述,得以窥见代代相传的茂腔文化及其蕴含的精神内核的坚守、延续和创新。
▲青年志愿者在采访戏曲场面里的老艺术家
▲青年志愿者在采访正在化妆候场的茂腔演员
执一颗匠心,择一艺坚守,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这门艺术,是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青年志愿者也通过此次访谈,看到了老一辈非遗传承人身上的坚毅与纯粹,并对以王老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仰之情。
▲青年志愿者为两位老师拍摄合照留念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自7月30日起,青年志愿者们先后走进青岛民俗博物馆、茂腔艺术传承中心、西海岸新区文化馆的一系列非遗展厅,触摸历史脉动,感受文化的厚重与鲜活。
步入展馆,青年志愿者惊叹于山东人民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每个展厅背后都闪烁着一段恢宏灿烂的历史,每件展品都凝结着人民的智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茂腔中的一部分脱离了原本的环境,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逐渐走向衰微。因此,守望与传承这份文化瑰宝,需要青年一代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勇于接过时代传承的接力棒。
▲青岛民俗博物馆
非遗文化的传承从来就无法仅依靠一方的力量。过往人们看到了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当地文旅局的大力保护和宣传,大众对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追崇;如今新媒体时代到来,青年能够以更多元、更多彩的方式宣传本土非遗文化,这是使命所在,亦是兴致所在。
非遗文化值得关注,非遗背后的传承人更值得记录。作为新时代青年,守遗匠心青年志愿服务团衷心希望能够借助新一代的新生力量,帮助传统文化完成华丽的转身。本次对话非遗继承人是一个起点,也仅仅是迈出的一步,未来希望通过更多样的方式来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帮助非遗更好地传承,避免精湛的技艺被时光的洪流吞噬。
▲王本宏教授赠志愿者所著书籍留念